近日,太仓市法院在审理一起当事人均为聋哑人的离婚案件中,畅通助残绿色通道,通过法官、调解员、手语翻译老师等共同参与,在妥善化解双方当事人纠纷的同时,也彰显了司法的温情。
原告贺某与被告王某系夫妻关系,两人均为聋哑人,结婚19年,性格差异比较大,平时沟通很少。2024年,贺某曾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经法院调解双方和好,然而后续双方关系恶化、长期分居,贺某又再次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请。
考虑到当事人均为聋哑残疾人,沟通难度大,诉讼成本高,受理该案后,为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承办法官陈卫平第一时间将案件委派给家事调解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开展审前调解,并邀请太仓市残疾人联合会指派手语老师担任翻译,全程参与调解,推动各方无障碍沟通,确保当事人真实意愿精准表达。
经了解,双方当事人因沟通障碍导致矛盾长期积压,最终导致夫妻关系破裂。法官、调解员结合双方感情状况、子女抚养等核心诉求,通过“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模式,引导双方理性对话,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原告贺某与被告王某离婚,婚生子王小某由被告王某抚养。
近年来,太仓法院深入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诉讼服务的十条意见》,在诉讼服务中心构建“全覆盖”无障碍诉讼环境,畅通“全链条”诉讼绿色通道,通过多元化、低成本的解纷方式,尽力消除残疾人诉讼的不便,保障残疾人平等行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