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清晨,常州市金坛区茅麓卫生院门口出现了一支特殊的“陪检团”——几位坐着轮椅的村民在民警和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搀扶下,逐一完成血压测量、抽血化验等项目。这是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茅麓派出所“万家灯火守望队”每月例行的帮扶场景,而背后藏着一个暖心的故事。
“朱伯伯,医保卡带了吗?轮椅推慢点!”民警小张一边核对体检单,一边提醒同行的志愿者。他口中的朱伯伯是辖区特困户朱某某,年近七旬的他每周要透析三次,还要照料患精神分裂症的女儿。在一次走访中,守望队发现父女俩因行动不便已三年未体检,家里堆满药盒和未清洗的衣物。第二天,派出所就协调卫生院开通绿色通道,并成立由民警、村干、志愿者组成的“1+1+1”帮扶小组,定期上门帮其理发、打扫、代办医保。
这样的故事在茅麓并非个例。在这个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30%的农村辖区,派出所联合多部门创新推出“三色档案”管理法:红色标注失能人员、黄色对应独居老人、蓝色标记边缘困难户。翻开档案本,详细记录着362名空巢老人的用药需求、78名失能人员的护理周期,甚至细化到“王奶奶每周二需代买降压药”。
“群防群治不仅要管治安,更要治难题。”所长介绍,这支由民警牵头、整合23个村网格员和56名乡里贤能的守望队,已形成“晨巡发现需求—午间会商方案—日落反馈结果”的闭环机制。今年以来,他们为4户家庭“跑”下长护险,帮3户“政策边缘”家庭纳入低保,连10户特困户门前的灯泡损坏、台阶修补等“小事”也列入服务清单。
临别时,朱伯伯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谢谢你们让我姑娘洗上了热水澡。”——这或许就是对“万家灯火守望”最朴实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