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洪泽法官蹲守调查算清“糊涂账”
2025-07-24 10:22: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郑法官,真的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前前后后跑现场、查证据,我这钱怕是永远要不回来了……”拿到赔偿款的那一刻,老罗紧锁一年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此刻正用粗糙的双手紧紧握着由淮安市洪泽区法院出具的调解书,激动地说。一年了,这笔赔偿款终于有了着落。

  时间回到2024年5月17日凌晨5时,老罗像往常一样,开着自己那辆略显陈旧的货车前往淮安进货。这天他采购了时令蔬菜,准备赶早市销售。返程途中,因避让突然变道的车辆,老罗的货车失控侧翻,老罗当场昏迷。

  “当时两眼一黑,醒来就在医院了。”老罗回忆道。更让他揪心的是,散落的10吨蔬菜因保障道路畅通,被快速清理,没能留下任何计量证据。待老罗伤愈向保险公司请求赔偿时,保险公司以“无发票、无定量证据”为由拒绝理赔,赔偿从而陷入了困境。

  法庭上,老罗虽提供了事故照片和部分商贩证言,但因缺乏客观计量依据,保险公司坚持“无实证不赔付”,案件陷入僵局。

  只靠当事人的陈述和部分商贩的说明,不能够认定事实,如何才能还原事实的真相呢?承办法官郑雪峰陷入了沉思,他反复翻阅着面前厚厚的卷宗,目光停在“绿通车辆”四个字上——这类车辆通常享有高速通行费优惠,但需登记载货信息。

  “有戏!”郑雪峰抓起电话就打给高速管理处。电话那头键盘声噼里啪啦:“找到了!5月17日确实有辆苏H牌照的绿通车,载重9.8吨!”

  重量了解到了,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这些蔬菜具体是什么品种?当时的市场行情是多少呢?实际损失到底多少?郑雪峰开始了细致的调查。

  接下来的日子,郑雪峰成了“蔬菜侦探”,凌晨4时蹲守批发市场,认真记录每种蔬菜批发价格,连续一周的蹲守,让他摸清了夏季蔬菜价格波动规律。 接着郑雪峰逐家走访老罗的客户,还原交易习惯。通过走访老罗的十几个老客户,郑雪峰逐渐还原了他的经营模式,现金交易为主,固定供货渠道,信誉良好。

  在对照各项调查的证据后,郑雪峰初步预估了合理的价值范围。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6月下旬,郑雪峰将调查的证据材料,全部发送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质证,并询问解决的方案。当郑雪峰把调查报告放在桌上时,保险公司代表愣住了——厚达86页的取证材料里,连每种蔬菜的晨间批发价波动都清清楚楚。

  保险公司代表仔细翻阅后,感慨道:“法院调查如此扎实,我们心服口服。”最终双方达成调解,老罗如愿获赔。

  “民生案件无小事。”郑雪峰说,“哪怕多跑几趟腿,也要把百姓的‘事实损失’变成‘法律事实’。”据悉,该案也为同类纠纷提供了“调查取证+科学评估”的解决范式。

  编辑:泗洪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