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张家港市公安局双山水上派出所的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跨界课堂”正在进行,一名特邀的环境监测专家手把手指导“蓝盾护江”党建联合体志愿者、派出所护江队员使用水质检测仪,一名生态学教授则通过卫星影像图,分析湿地植被演替规律。像这样“理论+实践”的培训课每月都在开展,已为全局2个水上派出所、9个沿江派出所培育出了60余名“生态哨兵”。
“生态保护不能只靠热情,更要讲科学。”蓝盾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旦忠说。近年来,张家港市公安局积极引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高校等领域的20余名专家,为护江队伍赋能充电,针对现阶段岸线巡查、水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提供专业指导。
这些专家也是张家港市公安局“蓝盾护江”党建联合体的成员之一。2018年,张家港市公安局牵头农业农村局、长航公安局苏州分局、沿江村(社区)等单位组织成立“蓝盾护江”党建联合体,共同开展沿岸巡江、安全宣传、生态修复等工作。
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已全面覆盖长江岸线200余家机关、企业、学校,先后吸纳党员群众3000余人加入,已经成为一支具有品牌效应的生态保护党建力量。
“快看!震旦鸦雀又出现了!”近日,摄影爱好者徐先生再次在张家港湾拍到这个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悉,震旦鸦雀已连续七年在此现身,种群数量从最初的零星几只增至30余只。
“2019年首次观测到震旦鸦雀,2021年记录到江豚群游,今年春迁北归时节更是发现了极危物种卷羽鹈鹕的身影。”驻扎江畔十余年的民警曹震参与并见证了这里的生态复苏。
“从长江禁渔到生态岸线修复,再到如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每年我们都根据生态环境调查评估结果,动态调整长江大保护工作重心。”张家港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陆斌说。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张家港长江沿岸生态岸线占比突破55%,在最新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中,物种数量也达到了9个类群121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