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淮安法院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025-04-23 11:09: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近年来,淮安法院聚焦民营企业发展之需,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助推辖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24年7月,在省工商联与省总商会发布的《2023年度淮安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评估报告》中,淮安地区法治环境指标居苏北第一;淮安市中级法院连续5年获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

  破产审判:

  精准施策助企“破茧重生”

  “涉及职工上百人,拖欠工资多年,职工债权高达624万余元;盐矿管道众多内有卤水,处置程序复杂,涉及重大安全问题……”这是淮安某盐矿有限公司被裁定破产后所面临的系列困境。

  面对多重困境,清江浦区法院充分发挥府院联动职能,协调淮安市政府从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工信等职能部门选任人员组成清算组,由清算组先行筹措资金,垫付职工债权、社保债权及农户青苗费用,并对盐矿管道区分性质予以分类处置,将财产合并为一个“拍卖资产包”,进行整体处置。对存在潜在风险的应急管道,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清江浦区法院协调相关部门出具安全环保评估报告后,移交属地政府管理;针对盐矿企业资产的特殊性,选取行业相关企业开展宣传推介,最终成功拍出,盘活盐矿资源,实现了多赢共赢。

  “破产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破产程序实际是把企业‘打碎—整合’,将生产要素释放到市场中,通过法律途径有效盘活这些‘僵尸’企业的生产要素,完成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2024年,淮安法院通过破产救治与出清功能,帮助辖区35家企业‘破茧重生’,引导515家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化解债务130余万元,安置1700余名职工,盘活土地厂房150余万平方米。”淮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玲介绍道。

  善意理念:

  平衡权益保障与企业生存

  “我们提供对方的银行账户信息作为线索,请法院对该账户进行保全。”2024年3月,淮安经开区法院收到这样一封当事人的申请保全书。申请人系某科技公司,因承揽被申请人某台资公司环保工程产生纠纷诉至法院,要求被申请人支付工程尾款、质保金及相应利息等。申请人在起诉时,同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要求冻结被申请人银行存款410万元,并向法院提供了被申请人明确的银行账户信息作为财产线索。

  经查明,被申请人系法院“规模台企信用资产数据库”的成员,该公司向法院提供了独立所有的、无抵押的6份不动产权作为备案资产,并承诺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此外,被申请人经营状况良好,无失信被执行人不良信息,与申请人的相关生效判决确定的给付义务均自动履行。承办人经综合审查认定,被申请人无逃避执行、判决难以执行等情形,在提交专业法官会议研究后,一致同意驳回申请人的保全申请。

  如何在保障双方当事人权益的前提下,又最大化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一直是困扰法院和企业的难题,对此,淮安中院印发《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妥善处理涉企财产保全的工作指引》,规范全市法院涉企财产保全行为,力争在双方当事人权益和司法保全之间找到平衡点,平等保护各方合法利益,力争保障企业正常经营不会被不必要的司法活动干扰,同时亦能保证申请人的胜诉权益。据统计,2024年,淮安法院运用“活封活扣”“置换保全”等措施,为139家项目企业缓解被诉压力。

  多元化解:

  构建高效解纷“快车道”

  “能不能请法官多做调解工作,现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公司银行账户也被保全查封,生产经营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在一起庭审中,被告某房屋建设公司提出上述诉求。

  原告某建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型建筑材料研发的公司,其与被告某房屋建设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混凝土采购合同》,由建材公司向房屋建设公司的工程提供混凝土。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和某置业公司签订一份《委托付款协议》,约定由置业公司在收到指示后,向建材公司支付混凝土货款。后因置业公司、房屋建设公司迟延支付货款,建材公司遂诉至法院。一审法院根据建材公司的申请,冻结了置业公司、房屋建设公司的银行账户,并判决房屋建设公司支付建材公司部分货款。建材公司不服一审判决,遂向淮安中院提起上诉。

  二审中,承办法官认为这其中不仅需要面临混凝土企业、建筑企业、企业员工、购房者等多方面利益平衡问题,而且对于签署的类似“背靠背”条款的《委托付款协议》效力应当如何认定,也存在争议。

  在深入研判案件后,承办法官及时邀请商会调解员参与现场调解,调解员从工程建设进度情况上分析建材公司的付款能力,承办法官从“背靠背”条款的约定出发,分析存在的法律风险。最终,在法官和商会的共同努力下,各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建材公司撤回上诉。

  近年来,淮安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淮安市工商联同向而行,积极回应经营主体合理、合法诉求,充分发挥商会“人缘、地缘、商缘”天然优势,明确“商事纠纷商人解”的工作思路和方向,加大“法院+商会”合力解纷力度,促进大量商事纠纷得到快速、高效、圆满解决。据统计,2024年,市级商会调解组织累计参与调解案件440件,调解成功302件,标的额达4亿元。

  编辑:泗洪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