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淮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案件6774件,同比增长11%,惠及贫困群众14586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近3亿元。其中有5件案件被司法部抽取参加全国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全部获评优良。自2006年以来,连续19年共23件案件入选江苏省法律援助年度“十大优秀案件”,在全省设区市中独此一家;创新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件“四方衔接”机制,获省司法厅通报表扬……近年来,淮安市司法局紧紧围绕“案件质量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理念,通过“1+”模式,提质增量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淮安市法律援助中心以“应援尽援、方便群众、高效办案”为目标,在原有案件办理流程的基础上,分别“向前”“向后”延伸,建立起挂钩指导基层工作、法律援助律师联合办案、法律援助部门协作、值班律师法律帮助、援助案件质量监管、法律援助经费保障等一整套工作机制,严格规范从法律咨询到案件的受理、审查与指派,到办案、结案、归档等各个工作流程,实现用制度抓质量、促发展,确保案卷全部达标晋优。多年来,淮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办理的各类居民申请法律援助案件,未发生一件有效投诉,受援人回访满意率达99%。
办案律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多年来,淮安市司法局以“提升办案质量”为目标,积极推进法律援助人才队伍建设。他们通过自主报名的方式,在全市公开遴选50名法律援助律师,组建起法律援助办案律师库,所有入库律师均签订了案件质量承诺书,并实行动态调整。组建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包括名优律师、刑事律师、民事律师、行政律师、公职律师及相关专业人员共6个类别165人。邀请司法部、省司法厅的案件质量评估专家,开展专业培训辅导,提高法律援助人才的执业水平。每年对县区已办结的法律援助案件随机抽取20%,开展“十优十好”案件评选,对成绩突出的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人员,及时向法律服务行业协会通报,推荐评先评优,鼓励办案律师提升办理质量。
淮安市法律援助中心还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全程通办、诚信承诺、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等工作模式,减少办事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办好“人民满意”的法律援助案件。创新办理方式,通过庭审旁听、征询意见、要求办案人员及时开展调查阅卷、立案、庭前准备、出庭应诉等工作,认真办理每一起援助案件。创新协同机制,由淮安市司法局牵头,会同公、检、法等部门,加强对律所、律师参与法律援助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服务评价工作机制;与人社局、总工会、淮安中级法院等联手建立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件“四方衔接”机制,与相关单位合作推动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创新评估方式,坚持“日常评估、同行评估、随机抽查、一案一评、交叉互评”等方式,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创新回访渠道,通过电话回访、调查走访,了解承办人员服务态度、案件办理情况及受援人的满意度,督促承办人员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