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群众认识我的脸就够了”
2025-07-24 10:57: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泰兴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的五级辅警孙同生,今年53岁,担任辅警工作13年,协助民警管理着“一村一社区”共15个村民小组16个居民小区2万多人。据统计,近五年来,孙同生负责的一村一社区,共登记发放居住证4700多张,无一差错,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提供帮助近百人次,他和民警先后开展安全隐患排查40多次,130多处隐患全部整改到位,辖区无命案,未发生过重特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外出时,他总是斜挎一只黑色电脑包,辖区不少的商户和业主都认识他,却叫不出他的全名。民警说,查信息翻他的笔记本比电脑检索快;领导说,他是民警坚强有力的辅助。

  孙同生的办公桌上除了电脑、台账资料外,还放着两本与众不同的笔记本——两本合订在一起,每本厚约5CM,封面是档案封皮,边沿包着透明胶带,内页上侧贴着自制标签,边沿已经有了些许起皱。

  打开笔记本,内页上以街道、村组和楼宇为单位,纵向记录着门牌号、商户名(业主名)、手机号,每条记录下方都空着几行,字迹清晰,除了用彩色笔勾画的痕迹外,没有一处涂改。

  “之前拿了20多年焊枪的手改拿笔,一开始也不适应,只能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回忆这些年走过的路,孙同生说,“派出所辖区调整,从一个村半个社区3000多人到一个村一个社区20000多人,一本不够用,就两本订在一起。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年纪大,记性不如年轻人,每次走访,我先用白纸记,回到派出所后誊写到笔记本上,再录入到电脑里,这样一件事可以记三遍。”

  孙同生的笔记本上不仅有各类信息记录,还有他手绘的小区、村组、街道布局图,各类安全检查时的照片、安全隐患的位置、整改情况和各类警务软件的操作流程。近五年来,他先后新录、变改各类信息1.1万余条,无一差错,外来人员无漏管失控的情况。

  熟面孔的“陌生人”

  “四张身份证、两本户口簿、警民联系卡、防范宣传册、贴纸、笔、白纸、手机、充电宝,齐了。”

  7月16日上午,晨会结束后,像往常一样,孙同生按计划去辖区走访。出发前,他一边轻声自言自语,一边检查核对要带的物品,这个习惯,他坚持了10年。

  他去的小区是一个新建小区,2024年6年交付。

  来到小区,他先询问了保安新入住业主、装修队进场等情况,用白纸记录后,就径直来到一户群众家,把户口簿送给了一位老人。

  “1-3层是商户,4层以上是商住,已入住80户,工抵房(抵扣工程款,未售出房屋)、已出售未装修的空关房120套,另有40套正在装修。”孙同生如数家珍。

  “一位老人找不到户口簿,着急要,高温天气,老人年纪大了,外出很容易中暑,所以我就顺道给他带过来了。”出了楼宇,孙同生边走边说。

  在辖区,商户业主跟孙同生打招呼的方式很特别,见到他称呼“师傅”,说声“你好”,还有的干脆点点头相视一笑,但从眼神中可以看出,孙同生跟他们很熟络。

  “我的职责就是协助民警做好社区管理工作,我留的是民警的联系方式,群众不需要知道我叫啥,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联系民警,我会协助民警做好具体的事务。群众当面提出的诉求我会记录下来,跟民警商量,即便是我能办的事,我也会先跟民警说,然后再去做,群众认识我这张脸就够了。”简简单单几句话,是孙同生给自己的定位。

  “打卡”门卫爱管“闲事”

  和孙同生共事多年的民警介绍说,他是个“热心肠”,商户、群众谁有了困难,只要是不违反原则的事,他知道后都会力所能及地帮一把。

  吴某夫妻俩来自外省,一家五口人在泰兴经营着一家烧烤店,10多年来生意一直都不错。三个孩子,老大在店里帮忙,老二老三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

  两年前的一次走访中,吴某告诉孙同生,在外闯荡10多年,现在患有慢性病,每年要6000多元看病买药,询问外地人能否在泰兴办理医保。

  回到派出所,孙同生立即和民警商量,专门请社保工作人员上门为吴某夫妻俩解疑答惑,并会同社区工作人员为夫妻二人准备相关证明材料,仅用三天时间,吴某夫妻俩就顺利办理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有了这份医保,每年可为夫妻二人节省60%左右的医疗费用。

  今年春节后,吴某夫妻俩又新开了一家烧烤店,还投资了一家养殖场。“老二、老三在泰兴出生,泰兴的教育比我们老家好,等资金回笼了,我准备在泰兴买房,不能总这么漂着,如果可能,我还想把户口迁过来,这样就算在泰兴扎根了。”谈到将来的打算,吴某特别开心。

  “他每次来,都会在门卫室‘打卡’,先看监控大屏,再到小区转一圈,走时还会提醒我们哪幢楼的楼道内有电动车在充电、哪个路灯坏了,巡查时要多看看。”一位小区保安说。

  编辑:泗洪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