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调解员和“老娘舅”帮忙,我们这个家可能真就散了!”近日,居民戴某专程来到苏州市吴江区松陵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表达谢意。一场持续月余的家庭矛盾,在街道矛盾调解中心、“老娘舅”及专业社工机构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
此前,戴某因儿子邓某与儿媳高某的婚姻危机忧心忡忡。小两口结婚七年,育有一子,近期矛盾激化,高某已回娘家居住,家人多次劝解无果。戴某遂向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求助。
“老娘舅”抽丝剥茧寻症结
松陵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迅速行动,派出了经验丰富的调解“老娘舅”邱云观和婚姻家庭调解室的心理咨询师李春艳。
面对情绪激动的双方,调解员没有贸然让两人对质,而是先分别“背靠背”沟通,倾听各自的心声。
调解初期并不顺利。“老娘舅”与邓某沟通时,其态度坚决;高某则倾诉了婚姻中的委屈:邓某言语粗鲁、偶有动手行为、多次提出分手,长期隐忍甚至导致她出现焦虑症状。调解员耐心倾听、共情疏导,并深入了解双方性格和相处模式。
“三心”促“三和”综合施策
深入沟通后,矛盾根源逐渐清晰:邓某因童年父母离异经历,对亲密关系缺乏信任且不善表达,同时不满高某常提“离婚”及女方家庭介入过多;高某则认为邓某对其外地身份存有偏见,且不愿陪伴探亲。
针对双方心结,调解团队秉持“三心”促“三和”理念综合施策;心理咨询师运用绘画表达疗法引导双方释放情绪、认识彼此内心;在角色重演的呈现下让彼此认识到沟通信息的不对称;聚焦认知调整与沟通技巧提升,建议使用“我”开头表达、多倾听理解,并引导双方从孩子成长角度理性看待婚姻,提议通过共同带娃旅游等方式增进感情。
破镜重圆调解室里现温情
经过一个多月反复沟通与专业引导,邓某与高某的关系终于破冰回暖。双方承诺调整沟通方式,在日常中相互尊重,避免在孩子面前争执,共同营造温馨家庭氛围。
“老娘舅”邱云观语重心长:“婚姻就像种庄稼,需要两个人一起浇水施肥。光靠一个人使劲,再好的苗子也会蔫。”心理咨询师李春艳专业引导:“童年的经历确实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但作为成年人,我们有能力去觉察和改变。学习新的沟通方式,就是改变的开始。”
当看到孩子拉着父母的手开心地荡起秋千、脸上绽放灿烂笑容的那一刻,所有参与调解的工作人员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场成功的调解,不仅挽救了一个家庭,更生动诠释了基层治理中“柔性化解”的温度与力量,为社区和谐稳定增添了暖心注脚。
据了解,松陵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对这家人进行定期回访,巩固来之不易的调解成果。
邱云观表示:“婚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健康了,社会才更和谐稳定。我们调解员就是要用情去感化、用理去说服、用心去化解,让更多在风雨中飘摇的家庭,重新找到幸福的港湾。”